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905.html
月份: 2018 年 8 月
環保設備產銷持續增長 自主產品占有率顯著提升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808.html
分類設定整治期限 環保部擬修改企業限產停產辦法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352.html
全方位夯實農業環保格局 各細分領域有望強勢崛起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農業面源污染加重、土壤退化、秸稈回收利用率低、畜禽糞便污染嚴重……當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仍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其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已經亮起“紅燈”。隨著環保監督日益嚴格,農業環保將成為重點,相關細分領域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如今,美麗中國成為我國下一個二十年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分析人士認為,環保監管趨嚴過程中業績有望集中釋放的板塊可以重點關註,工業環保、農業環保、環境監測等細分領域將成為亮點。(10月27日 中國證券報)
近年來,由於資源、環境兩道“緊箍咒”越繃越緊,耕地數量減少、農產品質量下降、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等問題凸顯,農業生態環境成為突出的短板。對此,我國環境治理已由重城市轉向城市、農村污染治理兩手抓。其中,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傢,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據環保部部長李幹傑透露,未來,將把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作為一個重點工作推進;同時積極推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農藥化肥污染防治。
由此可見,下一階段,農村污水處理、農業面源污染、農村垃圾處理、環衛清潔、畜禽糞便、土壤重金屬污染以及秸稈焚燒大氣污染治理等細分領域前景可期,建議重點關註。
農村污水處理
根據住建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北方研究中心2011年針對全國開展的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除瞭浙江、上海、江蘇等少數地區外,我國大部分省區農村污水處理率不到10%。因此,村鎮污水、特別是農村污水治理已經成為根本性地改善我國水環境質量的關鍵制約要素。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及國傢支持力度的增強,農村污水治理將成為繼城市污水治理之後的下一片藍海。相關機構預測,2016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市場規模就已達到近400億元,預計在2020年農村污水處理市場規模將會增長至840億元。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問題已成為我國廣泛關註的重大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對現代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構成瞭嚴重威脅。對此,近年來,農業部相繼啟動實施瞭畜禽糞污治理、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農膜回收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
根據相關政策計劃,按照“重點突破、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要求,我國將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養殖糞污綜合治理行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地膜綜合利用行動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推廣行動;進一步加強農業綠色發展宣傳。
農村垃圾處理
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與生產力密切相關,對於農村而言,生態環境意味著發展前景。隻有處理好瞭農村垃圾,才能將農村建設得更漂亮,才能夠維護好農村的綠水青山,加快美麗中國的建設。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和改廁;開展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動。”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介紹,下一步,我國將在全國100個縣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試點,在農村地區推行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目前,所有省份都提出瞭到2020年前完成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標的計劃。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253.html
政策與市場雙重加持 土壤修復變身行業“新寵”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隨著2016年“土十條”的發佈,我國對污染地塊和耕地安全利用率提出瞭明確的目標。近年來我國在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環境保護等方面加大瞭建設力度,投入瞭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土壤污染治理市場逐漸成為行業新寵。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土壤資源匱乏。而長久以來“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再度給土壤環境留下瞭嚴重的污染問題,工業發達地區污染超標更為嚴重。在土壤資源稀缺的基礎上,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嚴重破壞瞭土壤環境,中國的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
固廢集中處理點、重污染企業、工業廢棄用地、采礦區、工業園區等待修復的污染場地眾多,據央廣網統計,數量已超過瞭50萬塊。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化的推進,農用土壤、商業用地、公共建築用地、住宅用地日益緊缺,土壤修復已成為經濟水平提高和城鎮發展的剛需,我國土壤修復市場需求大,前景廣闊。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瞭《關於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瞭涉及土壤等重點發展領域的污染防治裝備。得益於政策利好,土壤修復設備板塊有望在10000億元的環保裝備市場中分一杯羹。據生態修復網統計,預計“十三五”期間,土壤修復的市場空間為1100億-5900億。
而隨著“土十條”、《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落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體系逐漸完善,為土壤污染治理工程的大規模開展營造瞭良好的政策環境,奠定瞭較為穩定的政策基礎。
目前已有眾多資本進駐市場,而企業正紛紛探索發展機遇。在行業的高速發展和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下,市場格局的演變和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央企及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企業選擇跨界做土壤修復。
伴隨著後續配套政策的持續加碼,外部的政策驅動與內部的市場競爭將成為土壤修復產業的“雙引擎”,行業規模將繼續擴大。
然而,我國的土壤修復行業正處於發展初期,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加強土壤修復技術的革新,引進資金、技術、人才,使技術層面的發展成為土壤修復產業強有力的驅動力。土壤修復市場雖然參與者眾多,但在起步晚等因素的制約下,行業市場結構分散,集中度不高,尚無完整的產業發展鏈。土壤修復是一個龐大又復雜的系統工程,資金需求大,從長遠看來,“大環境修復”是行業長期發展方向,行業將培育出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新興產業集群,土壤修復行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極。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433.html
環保政策推動供給側改革 工業企業效益表現亮眼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據悉,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增長穩中有進,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在環保政策趨嚴的背景下,工業運行穩中向好,打破瞭“環保沖擊經濟”這一偽命題。在未來,政策將繼續引導工業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豐收,推動綠色發展。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新辦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工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業生產、企業效益等主要指標穩定增長,好於預期。
環保高壓下 工業企業效益仍然亮眼
進入9月份以來,地方陸續拉開停產限產序幕,各地環保督查也相繼展開,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表示:“我們也註意到環保部門在嚴格地執行《環保法》,在一些地區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實施瞭依法關停,各個地區的工業主管部門也在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一段時間以來,環保執法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的聲音不絕於耳。然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環保高壓下,工業企業效益仍然亮眼。
鄭立新透露:“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2.8%,1-8月份是增長21.6%。也就是說,1-9月份比1-8月份增加瞭1.2個點,這表明9月份全國工業的效益比1-8月份更好。”
工業企業如何取得亮眼成績?
鄭立新認為,在嚴格執行環保法、嚴格保護環境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瞭根本性作用。
鄭立新說:“因為供給側改革改善瞭產品結構,國傢采取瞭很多措施降低企業成本,包括‘放管服’改革都有力地推動瞭企業的健康發展。”
據悉,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在近期舉行的例行發佈會上也表示,“環保沖擊經濟”是個偽命題。
原標題:前三季度工業運行穩中向好 “環保沖擊經濟”是個偽命題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