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自己買不起車!結果同事5萬買了個車竟然還不錯…

長安奔奔指導價:4。49-6。09萬元(傳統燃油車型)長安奔奔,那可是目前微型車市場中最拿得出手的車型,而是也是銷量最棒的一款旗艦車型。話說回來,長安奔奔的來頭也不小,是由長安汽車和意大利設計團隊聯合設計打造,顏值外形在微型車級別中,絕對可以用“驚艷”形容,哪怕開在路上也不輸氣場。

5萬元也能買台小車?,Are you kidding me?花5萬元買到的既不是二手車,也不是事故車,而是完好無損的新車,關鍵還有雙氣囊和ABS,為了你的安全保駕護航。強勢圍觀!就來推薦幾款安全可靠的5萬元經濟小車。

寶駿310

指導價:3.68-4.98萬元

善於創造爆款車的寶駿,今年再度放大招劍指小型車市場。寶駿310的橫空出世,瞬間讓許多消費者的購車夢成功落地。定位於小型車的寶駿310,價格卻直逼微型車價位區間,再加上玲瓏個性的外觀內飾,上市不到兩月銷量破萬的成績太正常不過了。

配置方面,除了沒有安全氣囊、ABS等基礎性配置的最低配車型,不推薦之外。總體來看,寶駿310的配置還是處於同級別之上,中高配已經有雙氣囊、ABS、剎車輔助系統以及遙控鑰匙等,對於頂配售價才不到4.98萬元的寶駿310已經相當厚道了,1.2L自吸發動機搭配5速手動變速箱,動力充分滿足日常代步出行需求,百公里油耗5.3L,也有助於減輕年輕人的日常養車成本負擔。

鈴木奧拓

指導價:4.18-6.19萬

曾經的奧拓可是代表一代人的回憶,在當時極為稀缺的汽車市場注入一股強心劑,多少人因為奧拓,從此告別了風吹日晒、雨淋雷打的苦逼生活。不過,如今的銷量已是每況日下,在大城市幾乎很難覓到它的蹤跡,唯有在廣闊的農村地區繼續延續它強大的生命力。

便宜耐操、經濟實用是奧拓不變的宗旨,停留在2013款的奧拓外觀,在今天的審美眼光看來仍不過時。考慮到合理的配置情況,更推薦配有雙氣囊、ABS的手動舒適型,1.0L發動機加上5速手動變速箱,最大馬力71ps,動力性的要求就別這麼高了吧,畢竟才不到5萬元的裸車價。當然,如果預算還能再多一、兩萬的,你還可以選擇奧拓的自動擋車型。

長安奔奔

指導價:4.49-6.09萬元(傳統燃油車型)

長安奔奔,那可是目前微型車市場中最拿得出手的車型,而是也是銷量最棒的一款旗艦車型。話說回來,長安奔奔的來頭也不小,是由長安汽車和意大利設計團隊聯合設計打造,顏值外形在微型車級別中,絕對可以用“驚艷”形容,哪怕開在路上也不輸氣場。

除此之外,奔奔的內飾效果也是十分杠杠的,車內時尚氣息十足。整體配置較為齊全,唯獨最低配車型難以接受以外,其它配置車型均配有主/副安全氣囊,ABS防抱死系統等安全實用配置。1.4L的自吸發動機,在同級別中算得上是“大排量”了。4.79萬元的奔奔手動豪華型,對於手頭有限的年輕男女不失為一個很划算的選擇。

奇瑞QQ

指導價:3.79-5.09萬元

奇瑞QQ可謂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的一代神車,也順利了打響了奇瑞品牌的大名。雖然也不太記得QQ這台曾經的爆款車經歷了多少次的版本,但毋庸置疑,奇瑞QQ還是那個短小精悍、招人喜歡的小傢伙,可愛靈活的外觀頗受年輕一代的歡迎,時至今日,奇瑞QQ仍保持月銷700輛左右的水平。

作為年輕人的第一台車的奇瑞QQ,主打的正是空間和配置,180cm的體驗者坐進後排座椅,居然還有1拳有餘的頭部和腿部空間,在微型車級別中表現出色。在安全配置上,指導價3.79萬和3.99萬的兩款最低配車型是沒有配備任何的安全氣囊或ABS,只有4.29萬元的1.0L手動時尚版,才能湊合著開。

總結:很多預算不充裕的年輕人,往往退而求其次,一味地追求價格低廉的二手車或者沒有氣囊ABS的新車,在看來都是不可取的。那麼,以上的這幾台小車雖談不上品質上乘,但無論其價格和安全質量,都足夠令人心動。作為剛性需求,資金有限的年輕人的第一台轎車,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www.auto6s.com/,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開創城市SUV新世代 全新一代Tiguan上市

領先同級的可自定義式全液晶儀錶(Active Info Display)通過與HUD数字抬頭显示與8英寸中控觸摸屏幕的三屏互動,使駕駛者輕鬆便捷地獲取各類行駛信息。第二代MIB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集娛樂和車載導航功能於一身,配備Mp3和WMA功能的CD播放器隨時隨地營造出優越的多媒體氛圍。

2016年11月25日,大眾進口汽車以 “踐行智遠 盡在無限” 為主題,在深圳舉行盛大發布活動,宣布全新一代Tiguan正式登陸中國市場。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基於MQB平台打造的第一款SUV車型,全新一代Tiguan將多種“優質基因”重新組合升級,以創新科技開創城市SUV新世代。

大眾進口汽車向中國市場引進了4款全新一代Tiguan車型,包括:280 TSI精英型:售價為26.28萬元;330 TSI創睿型:售價為31.68萬元; 330 TSI高配型:售價為34.58萬元,以及富有運動風格的380 TSI R-Line:售價為39.18萬元。

全新一代Tiguan是大眾進口汽車前瞻中國SUV市場消費升級趨勢,為中國新生代精英引進的一款全新智能互聯、科技創新的城市SUV,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德國SUV品質,其所配備的前衛科技和安全裝備,足以輕鬆應對多種路況的挑戰。大眾進口汽車總經理施銳德先生(Mr. Axel Schroeder)表示:“全新一代Tiguan將成為該細分市場的新標杆和引領者,無論是它最新的設計語言、同級罕有的性能、充滿樂趣的操控,還是豐富的高科技互聯裝備,都體現了大眾汽車最新的技術和工藝,也是我們不斷致力於將最創新、最純正、最能代表大眾汽車造車理念的產品第一時間帶到中國的又一力作。”大眾汽車最新的設計語言在全新一代Tiguan上得以呈現。車身應用了雙特徵線的設計,大量豐富的雙直線線條,配合更加細膩有力的切角,使得整車形態更顯簡約立體,線條凌厲富有力量美感。搭配艙蓋上銳利的“V”字型線條與車側兩條剛勁有力的特徵線相互呼應,形成了全新一代Tiguan獨特的“線條對話”效應,令車身造型更加飽滿有力。2016年,全新一代Tiguan獲得了有“產品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iF”設計大獎。

全新一代Tiguan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3款動力總成,包括一款1.4 TSI發動機(110千瓦)搭載6速DSG變速箱,兩款2.0 TSI發動機(132千瓦及162千瓦)搭載7速DSG變速箱。所配備的7速DSG為大眾汽車全新一代採用濕式雙離合系統變速箱,扭矩顯著提升。大眾汽車知名的4MOTION®四驅系統,在全新一代Tiguan上進一步升級,配備了全新的Haldex®第五代電控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鎖,根據不同路況和天氣合理分配動力,令加速更快、過彎更穩、濕地不滑、越野更輕鬆。全新加入的具備主動控制的駕駛模式選擇功能也成為全新一代Tiguan的重要亮點之一。該系統搭配了DC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共有“公路”、“越野”、“個性越野”、“雪地”4種駕駛模式選擇。而公路模式還可有 “經濟”、“標準”、“運動”、“個性化+舒適” 4+1種擴展駕駛模式可選,實現了在速度激情、靜謐舒適、經濟省油、個性釋放之間的隨心切換,面對公路、山路、雪地、泥濘等各種路況游刃有餘。

全新一代Tiguan更大的亮點是其無處不在、跨越同級的智能科技與互聯功能,豐富的駕駛輔助系統。包括:預碰撞安全系統、低速緊急制動系統、盲點監測/併線輔助系統、後方交通預警系統、車道保持系統、第三代泊車輔助系統、動態照明輔助系統、大燈隨動轉向功能以及疲勞警示系統等,有效提高駕駛安全,為駕乘人員提供360度全方位安全保護。

人機交互和智能互聯的應用令其如虎添翼。領先同級的可自定義式全液晶儀錶(Active Info Display)通過與HUD数字抬頭显示與8英寸中控觸摸屏幕的三屏互動,使駕駛者輕鬆便捷地獲取各類行駛信息。第二代MIB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集娛樂和車載導航功能於一身,配備Mp3和WMA功能的CD播放器隨時隨地營造出優越的多媒體氛圍。該系統可以同時支持兩部藍牙電話連接,並可個性化存儲或更改無線電台標識。使用導航功能時,可显示實時交通擁堵路況信息。大眾汽車車聯網(Car-Net)與手機映射功能(App-Connect)的結合,實現了人、車、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大眾汽車車聯網通過車載導航Discover Media、三鍵模塊、大眾汽車車聯網手機App、大眾汽車車聯網門戶網站以及第三方App,來實現大眾汽車車聯網的各項服務。車主只需將自己的智能手機和大眾汽車車聯網App註冊綁定,就可以使用大眾汽車車聯網的各項功能。駕駛者可隨時通過一鍵觸發獲得“呼叫服務”,可提供被盜車輛追蹤、出行服務、道路救援、緊急呼叫等服務;“在線信息服務”可獲得新聞、天氣、實時路況、停車場服務等實用信息;而通過“遠程監控功能”可以遠程獲得車輛信息(燈光、車門車窗、泊車位置等),並可實現遠程控制,如:遠程開關車門、設定車速限制和行駛範圍的監控等。手機映射功能可以將智能手機上的App應用程序,如地圖、音樂、短信等功能在中控屏上显示,並實現操作。全新一代Tiguan還針對中國市場普及應用的App(比如:微信)開發了一些特有的功能。用戶將微信賬號與大眾汽車車聯網帳號進行綁定,即可通過微信將好友分享的約會地點或興趣點位置信息傳送給車載導航系統,設置為車載導航的目的地,免去了手動輸入的麻煩,駕駛者可以通過車載導航系統進行導航駕駛。導航駕駛操作變得更為輕鬆、便利和安全。

全新一代Tiguan显示出大眾汽車對創新永不停息的追求,“智能”、“互聯”已成為全新一代Tiguan重要的標籤。而這些創新的理念也同樣在當晚的發布活動上得以體現。選擇深圳這一走在中國創新科技前沿的創意之都舉辦發布會,與全新一代Tiguan引領科技創新潮流的形象十分貼切。“踐行智遠 盡在無限”的發布會主題則是大眾汽車對創新不懈努力的最好詮釋。整個發布會現場氛圍充滿了科技感,為到場嘉賓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感受。嘉賓入場採用了人臉識別科技進行認證,準確可靠,高效便利。現場還布置了多處互動體驗區,利用各種科技感十足的互動手段,通過有趣且富於體驗感的方式呈現了全新一代Tiguan上應用的各種創新科技,使在場嘉賓感覺新鮮且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對全新一代Tiugan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發布會還邀請了著名信息管理專家、科技作家塗子沛先生到場,與在場嘉賓分享他關於科技創新、前瞻趨勢的觀點;並和施銳德先生現場互動交流。施銳德先生則通過分享眾多創新智能科技在全新一代Tiguan上的應用,闡釋了大眾汽車不斷創新,致力於成為趨勢引導者的實力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新一代Tiguan的發布會創新地使用了VR互動方式,將全新一代Tiguan的動感外觀、靈活駕控和智能科技以最生動的形式進行展現,使在場嘉賓得到了印象深刻、極富真實感的體驗。大眾進口汽車在未來將引入類似的VR體驗至實體經銷商店,消費者可通過這種方式全面體驗產品的各個亮點,感受全新一代Tiguan所帶來的炫酷體驗。

作為2016年SUV市場備受關注的重磅新車,全新一代Tiguan憑藉引領趨勢的動感外觀、獨一無二的駕駛性能、超越同級的智慧科技與高效快捷的互聯科技,在德國製造和原裝進口品質的加持下,必將刷新眾多消費者對城市SUV的衡量標準,開創全新的城市SUV新世代。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www.auto6s.com/,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單獨囚禁在水池2年 日本311倖存海豚抑鬱離世

摘錄自2020年4月15日鏡週刊報導

國際動保組織「海豚計畫」(Dolphin project)報導指出,日本寬吻海豚「Honey」於2005年在日本太地町被捕獲,自此生活在千葉線犬吠埼海洋公園僅80平方公尺大的水池中,與另一隻海豚、46隻企鵝及數百種魚類一起生活。

311大地震後面臨觀光衰退和建築物老舊,2008年11月犬吠埼海洋公園被爆出營運困難負債,正尋找買家,去年初終於轉賣,但如今整個園區卻呈現廢棄狀態,也沒有遊客造訪,僅安排員工前來餵食。另一隻海豚於2017年死亡,「Honey」自此單獨每天在這廢棄的水池中游來游去,對習性群居的海豚而言,這無疑是極大的折磨。

動保組織「海豚計畫」曾試圖聯繫買下海豚「Honey」,盼為牠找到合適的居所安享晚年,但為時已晚,3月初「Honey」狀況已經不太好,3月29日牠因阻塞性腸炎,死在待了泰半生的水池。

國際新聞
日本
核災
展示動物
動物福利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德動物園面臨斷炊 列安樂死名單

摘錄自2020年4月16日醒報報導

自德國於3月15日下達封城令後,遊客銳減,新明斯特動物園財務吃緊,為了解決動物捱餓的問題,園方已列出緊急應變方案,考慮將部分動物安樂死,並宰殺作為其他動物的食物。

柏林動物園協會(VdZ)強調,動物園在休館期間無法大幅削減開支,每日仍須支出一定人力與金錢成本餵食並照顧動物,維持宜居的環境及溫度條件,一旦失去門票收入,便面臨龐大財務壓力。德國政府已推出高達7500億歐元的紓困方案,VdZ也已籲請總理梅克爾撥款1億歐元,作為動物園產業的緊急支應金。

國際新聞
德國
動物園
展示動物
動物福利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微服務海量日誌監控平台

前面幾章蜻蜓點水的介紹了elasticsearch、apm相關的內容。本片主要介紹怎麼使用ELK Stack幫助我們打造一個支撐起日產TB級的日誌監控系統

背景

在企業級的微服務環境中,跑着成百上千個服務都算是比較小的規模了。在生產環境上,日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排查異常需要日誌,性能優化需要日誌,業務排查需要業務等等。然而在生產上跑着成百上千個服務,每個服務都只會簡單的本地化存儲,當需要日誌協助排查問題時,很難找到日誌所在的節點。也很難挖掘業務日誌的數據價值。那麼將日誌統一輸出到一個地方集中管理,然後將日誌處理化,把結果輸出成運維、研發可用的數據是解決日誌管理、協助運維的可行方案,也是企業迫切解決日誌的需求。

我們的解決方案

通過上面的需求我們推出了日誌監控系統。

  • 日誌統一收集、過濾清洗。
  • 生成可視化界面、監控,告警,日誌搜索。

功能流程概覽

  • 在每個服務節點上埋點,實時採集相關日誌。
  • 統一日誌收集服務、過濾、清洗日誌後生成可視化界面、告警功能。

我們的架構

  1. 日誌文件採集端我們使用filebeat,運維通過我們的後台管理界面化配置,每個機器對應一個filebeat,每個filebeat日誌對應的topic可以是一對一、多對一,根據日常的日誌量配置不同的策略。除了採集業務服務日誌外,我們還收集了mysql的慢查詢日誌和錯誤日誌,還有別的第三方服務日誌,如:nginx等。最後結合我們的自動化發布平台,自動發布並啟動每一個filebeat進程。
  2. 調用棧、鏈路、進程監控指標我們使用的代理方式:Elastic APM,這樣對於業務側的程序無需任何改動。對於已經在運營中的業務系統來說,為了加入監控而需要改動代碼,那是不可取的,也是無法接受的。Elastic APM可以幫我們收集http接口的調用鏈路、內部方法調用棧、使用的sql、進程的cpu、內存使用指標等。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用了Elastic APM,其它日誌基本都可以不用採集了。還要用filebeat幹嘛?是的,Elastic APM採集的信息確實能幫我們定位80%以上的問題,但是它不是所有的語言都支持的比如:C。其二、它無法幫你採集你想要的非error日誌和所謂的關鍵日誌,比如:某個接口調用時出了錯,你想看出錯時間點的前後日誌;還有打印業務相關方便做分析的日誌。其三、自定義的業務異常,該異常屬於非系統異常,屬於業務範疇,APM會把這類異常當成系統異常上報,如果你後面對系統異常做告警,那這些異常將會幹擾告警的準確度,你也不能去過濾業務異常,因為自定義的業務異常種類也不少。
  3. 同時我們對agent進行了二開。採集更詳細的gc、堆棧、內存、線程信息。
  4. 服務器採集我們採用普羅米修斯。
  5. 由於我們是saas服務化,服務N多,很多的服務日誌做不到統一規範化,這也跟歷史遺留問題有關,一個與業務系統無關的系統去間接或直接地去對接已有的業務系統,為了適配自己而讓其更改代碼,那是推不動的。牛逼的設計是讓自己去兼容別人,把對方當成攻擊自己的對象。很多日誌是沒有意義的,比如:開發過程中為了方便排查跟蹤問題,在if else里打印只是有標誌性的日誌,代表是走了if代碼塊還是else代碼塊。甚至有些服務還打印着debug級別的日誌。在成本、資源的有限條件下,所有所有的日誌是不現實的,即使資源允許,一年下來將是一比很大的開銷。所以我們採用了過濾、清洗、動態調整日誌優先級採集等方案。首先把日誌全量採集到kafka集群中,設定一個很短的有效期。我們目前設置的是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數據量,我們的資源暫時還能接受。
  6. Log Streams是我們的日誌過濾、清洗的流處理服務。為什麼還要ETL過濾器呢?因為我們的日誌服務資源有限,但不對啊,原來的日誌分散在各各服務的本地存儲介質上也是需要資源的哈。現在我們也只是彙集而已哈,收集上來后,原來在各服務上的資源就可以釋放掉日誌佔用的部分資源了呀。沒錯,這樣算確實是把原來在各服務上的資源化分到了日誌服務資源上來而已,並沒有增加資源。不過這隻是理論上的,在線上的服務,資源擴大容易,收縮就沒那麼容易了,實施起來極其困難。所以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在各服務上使用的日誌資源化分到日誌服務上來的。這樣的話,日誌服務的資源就是當前所有服務日誌使用資源的量。隨存儲的時間越長,資源消耗越大。如果解決一個非業務或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在短時間內需要投入的成本大於解決當前問題所帶來收益的話,我想,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沒有哪個領導、公司願意採納的方案。所以從成本上考慮,我們在Log Streams服務引入了過濾器,過濾沒有價值的日誌數據,從而減少了日誌服務使用的資源成本。技術我們採用Kafka Streams作為ETL流處理。通過界面化配置實現動態過濾清洗的規則:
  • 界面化配置日誌採集。默認error級別的日誌全量採集
  • 以錯誤時間點為中心,在流處理中開窗,輻射上下可配的N時間點採集非error級別日誌,默認只採info級別
  • 每個服務可配100個關鍵日誌,默認關鍵日誌全量採集
  • 在慢sql的基礎上,按業務分類配置不同的耗時再次過濾
  • 按業務需求實時統計業務sql,比如:高峰期階段,統計一小時內同類業務sql的查詢頻率。可為dba提供優化數據庫的依據,如按查詢的sql創建索引
  • 高峰時段按業務類型的權重指標、日誌等級指標、每個服務在一個時段內日誌最大限制量指標、時間段指標等動態清洗過濾日誌 
  • 根據不同的時間段動態收縮時間窗口
  • 日誌索引生成規則:按服務生成的日誌文件規則生成對應的index,比如:某個服務日誌分為:debug、info、error、xx_keyword,那麼生成的索引也是debug、info、error、xx_keyword加日期作後綴。這樣做的目的是為研發以原習慣性地去使用日誌

    7. 可視化界面我們主要使用grafana,它支持的眾多數據源中,其中就有普羅米修斯和elasticsearch,與普羅米修斯可謂是無縫對接。而kibana我們主要用於apm的可視分析

日誌可視化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作者(深圳伊人網網絡有限公司)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在文章頁面給出原文鏈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您有任何商業合作或者授權方面的協商,請給我留言:siqing0822@163.com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漲見識了,在終端執行 Python 代碼的 6 種方式!

原作:BRETT CANNON

譯者:豌豆花下貓@Python貓

英文:https://snarky.ca/the-many-ways-to-pass-code-to-python-from-the-terminal

為了我們推出的 VS Code 的 Python 插件 [1],我寫了一個簡單的腳本來生成變更日誌 [2](類似於Towncrier [3],但簡單些,支持 Markdown,符合我們的需求)。在發布過程中,有一個步驟是運行python news ,它會將 Python 指向我們代碼中的”news”目錄。

前幾天,一位合作者問這是如何工作的,似乎我們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如何使用-m ?(請參閱我的有關帶 -m 使用 pip 的文章 [4],了解原因)(譯註:關於此話題,我也寫過一篇更為詳細的文章 )

這使我意識到其他人可能不知道有五花八門的方法可以將 Python 指向要執行的代碼,因此有了這篇文章。

1、通過標準輸入和管道

因為如何用管道傳東西給一個進程是屬於 shell 的內容,我不打算深入解釋。毋庸置疑,你可以將代碼傳遞到 Python 中。

# 管道傳內容給 python
echo "print('hi')" | python

如果將文件重定向到 Python,這顯然也可以。

# 重定向一個文件給 python
python < spam.py

歸功於 Python 的 UNIX 傳統,這些都不太令人感到意外。

2、通過-c 指定的字符串

如果你只需要快速地檢查某些內容,則可以在命令行中將代碼作為字符串傳遞。

# 使用 python 的 -c 參數
python -c "print('hi')"

當需要檢查僅一行或兩行代碼時,我個人會使用它,而不是啟動 REPL(譯註:Read Eval Print Loop,即交互式解釋器,例如在 windows 控制台中輸入python, 就會進入交互式解釋器。-c 參數用法可以省去進入解釋器界面的過程) 。

3、文件的路徑

最眾所周知的傳代碼給 python 的方法很可能是通過文件路徑。

# 指定 python 的文件路徑
python spam.py

要實現這一點的關鍵是將包含該文件的目錄放到sys.path 里。這樣你的所有導入都可以繼續使用。但這也是為什麼你不能/不應該傳入包含在一個包里的模塊路徑。因為sys.path 可能不包含該包的目錄,因此所有的導入將相對於與你預期的包不同的目錄。

4、對包使用 -m

執行 Python 包的正確方法是使用 -m 並指定要運行的包名。

python -m spam

它在底層使用了runpy [5]。要在你的項目中做到這點,只需要在包里指定一個__main__.py 文件,它將被當成__main__ 執行。而且子模塊可以像任何其它模塊一樣導入,因此你可以對其進行各種測試。

我知道有些人喜歡在一個包里寫一個main 子模塊,然後將其__main__.py 寫成:

from . import mai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main()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感冒於單獨的main 模塊,而是直接將所有相關的代碼放入__main__.py ,因為我感覺這些模塊名是多餘的。

(譯註:即作者不關心作為入口文件的”main”或者“__main__”模塊,因為執行時只需用它們的包名即可。我認為這也暗示了入口模塊不該再被其它模塊 import。我上篇文章 [6]比作者的觀點激進,認為連那句 if 語句都不該寫。)

5、目錄

定義__main__.py也可以擴展到目錄。如果你看一下促成此博客文章的示例,python news 可執行,就是因為 news 目錄有一個 __main__.py 文件。該目錄就像一個文件路徑被 Python 執行了。

現在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指定文件路徑呢?”好吧,坦白說,關於文件路徑,有件事得說清楚。在發布過程中,我可以簡單地寫上說明,讓運行python news/announce.py ,但是並沒有確切的理由說明這種機制何時存在。

再加上我以後可以更改文件名,而且沒人會注意到。再加上我知道代碼會帶有輔助文件,因此將其放在目錄中而不是單獨作為單個文件是有意義的。

當然,我也可以將它變為一個使用 -m 的包,但是沒必要,因為 announce 腳本很簡單,我知道它要保持成為一個單獨的自足的文件(少於 200 行,並且測試模塊也大約是相同的長度)。

況且,__main__.py 文件非常簡單。

import runpy
# Change 'announce' to whatever module you want to run.
runpy.run_module('announce', run_name='__main__', alter_sys=True)

現在顯然必須要處理依賴關係,但是如果你的腳本僅使用標準庫或將依賴模塊放在__main__.py 旁邊(譯註:即同級目錄),那麼就足夠了!

(譯註:我覺得作者在此有點“炫技”了,因為這種寫法的前提是得知道 runpy 的用法,但是就像前一條所寫的用 -m 參數運行一個包,在底層也是用了 runpy。不過炫技的好處也非常明顯,即__main__.py 里不用導入 announce 模塊,還是以它為主模塊執行,也就不會破壞原來的依賴導入關係)

6、執行一個壓縮文件

如果你確實有多個文件和/或依賴模塊,並且希望將所有代碼作為一個單元發布,你可以用一個__main__.py ,放置在一個壓縮文件中,並把壓縮文件所在目錄放在 sys.path 里,Python 會替你運行__main__.py 文件。

# 將一個壓縮包傳給 Python
python app.pyz

人們現在習慣上用 .pyz 文件擴展名來命名此類壓縮文件,但這純粹是傳統,不會影響任何東西;你當然也可以用 .zip 文件擴展名。

為了簡化創建此類可執行的壓縮文件,標準庫提供了zipapp [7]模塊。它會為你生成__main__.py並添加一條組織行(shebang line),因此你甚至不需要指定 python,如果你不想在 UNIX 上指定它的話。如果你想移動一堆純 Python 代碼,這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不幸的是,僅當壓縮文件包含的所有代碼都是純 Python 時,才能這樣運行壓縮文件。執行壓縮文件對擴展模塊無效(這就是為什麼 setuptools 有一個 zip_safe [8]標誌的原因)。(譯註:擴展模塊 extension module,即 C/C++ 之類的非 Python 文件)

要加載擴展模塊,Python 必須調用 dlopen() [9]函數,它要傳入一個文件路徑,但當該文件路徑就包含在壓縮文件內時,這顯然不起作用。

我知道至少有一個人與 glibc 團隊交談過,關於支持將內存緩衝區傳入壓縮文件,以便 Python 可以將擴展模塊讀入內存,並將其傳給壓縮文件,但是如果內存為此服務,glibc 團隊並不同意。

但是,並非所有希望都喪失了!你可以使用諸如shiv [10]之類的項目,它會捆綁(bundle)你的代碼,然後提供一個__main__.py 來處理壓縮文件的提取、緩存,然後為你執行代碼。儘管不如純 Python 解決方案理想,但它確實可行,並且在這種情況下算得上是優雅的。

(譯註:翻譯水平有限,難免偏差。我加註了部分內容,希望有助於閱讀。請搜索關注“Python貓”,閱讀更多優質的原創或譯作。)

參考鏈接

[0] https://snarky.ca/the-many-ways-to-pass-code-to-python-from-the-terminal/

[1] https://marketplace.visualstudio.com/items?itemName=ms-python.python

[2]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python/tree/master/news

[3] https://pypi.org/project/towncrier

[4] https://snarky.ca/why-you-should-use-python-m-pip

[5] 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runpy.html#module-runpy

[6] https://mp.weixin.qq.com/s/1ehySR5NH2v1U8WIlXflEQ

[7] https://docs.python.org/3/library/zipapp.html#module-zipapp

[8] https://setuptools.readthedocs.io/en/latest/setuptools.html#setting-the-zip-safe-flag

[9] https://linux.die.net/man/3/dlopen

[10] https://pypi.org/project/shiv/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科學家在北義空污粒子上檢出新冠病毒 傳播距離、病毒是否存活仍待釐清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巴哥食慾減弱呈陽性反應恐為全美首隻確診寵物犬

摘錄自2020年4月29日自由時報報導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有一隻巴哥犬被檢測出對武漢肺炎病毒呈陽性反應,恐為美國第一隻寵物犬確診案例。

《NBC》報導,該隻名叫溫斯頓(Winston)的巴哥其主人家庭有多人確診,男女主人和兒子均呈陽性反應,女兒、另一隻狗以及寵物貓則呈陰性反應。女主人麥可萊恩(Heather McLean)表示,溫斯頓有輕微症狀,早上沒有食慾。報導指出,該隻巴哥的家庭成員還透露,狗狗會舔遍所有的餐盤,然後跟主人一起睡覺。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讀懂操作系統之緩存原理(cache)(三)

前言

本節內容計劃是講解TLB與高速緩存的關係,但是在涉及高速緩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了解操作系統緩存原理,所以提前先詳細了解下緩存原理,我們依然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解答緩存原理,若有敘述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緩存原理

高速緩存被劃分為多個塊,其大小可能不同,緩存中的塊數通常為2的冪。如下為一個具有八個塊的高速緩存,每個塊包含一個字節。

通過本節對緩存原理的學習我們能夠學習到四點:

【1】當我們將數據塊從主存儲器複製到緩存,我們到底應該放在哪裡?

【2】如何判斷一個字是否已經在緩存中,或者它是否必須首先從主存儲器中獲取?

【3】較小的緩存最終會填滿, 需要至從主存加載新塊,我們必須替換緩存中現有的哪個塊?

【4】存儲系統如何處理寫操作?

數據放在緩存哪裡?

緩存最簡單的數據結構是直接映射: 其中每個存儲器地址僅僅對應到緩存中的一個位置。例如如下,16個字節的主存和4個字節的緩存(每個塊一個字節),內存地址為0、4、8、12分別映射到緩存中為0的塊,而地址1、5、9、13被映射到塊1

等等,我們是不是講解的太快了,上述地址怎麼就劃分到比如塊0或塊1了呢?要找出緩存所在塊採取取模法:(塊地址)mod (緩存中的塊數),如果緩存包含2k塊,則內存地址i處的數據將進入緩存塊索引為i mod 2k。還是不懂?我們來舉個例子,如下緩存有4個塊,那麼地址為14將映射到塊2即(14 mod 4 = 2)。

為便於大家理解如上為10進製表示內存地址,將內存地址映射到緩存塊中實際等效的方式是將內存地址中的最低有效k位(二進制)進行映射。正如下面我們所看到的,內存地址14(1110,二進制)將最低有效位10作為塊中的索引

怎樣找到緩存中數據?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了將地址利用直接映射的結構映射到緩存中,那麼我們找到數據是否在緩存中呢?如果要讀取內存地址i,則可以使用mod技巧來確定哪個緩存塊將包含i,如上所述,若其他地址也可能映射到相同的緩存塊,那麼我們如何區分它們呢?例如如下內存地址2、6、10、14都在緩存塊2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向高速緩存中添加標記(tag),通過內存地址的高位來提供標記位,以使我們能夠區分映射到同一高速緩存塊的不同存儲位置。例如如下。內存地址6即(0110,二進制),將低位10作為索引(index),高位01作為標記(tag)。

我們通過將高速緩存塊標記(tag)與塊索引(index)組合起來,可以準確地知道主存儲器的哪些地址存儲在高速緩存中。

當程序加載到內存中時,緩存為空,不包含有效數據,我們應該通過為每個緩存塊添加一個有效位來解決這個問題,系統初始化時,所有有效位均設置為0,當數據加載到特定的緩存塊中時,相應的有效位設置為1。

當CPU嘗試從內存中讀取數據時,該地址將被發送到緩存控制器,地址的最低k位將在緩存中索引一個塊,如果該塊有效且標籤與m位地址的高(m-k)位匹配,則該數據將被發送到CPU,如下為一個32位內存地址和210字節高速緩存的圖。

到這裏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將每一個字節對應一字節緩存塊並沒有很好的利用空間局部性,要是訪問一個地址后將訪問附近的地址,我們又該怎麼辦?我們要做的是將緩存塊的大小要大於1個字節。如下,我們使用兩個字節的塊,因此我們可以用兩個來加載緩存一次讀取一個字節,如果我們從內存地址12讀取數據,則地址中的數據12和13都將被複制到緩存塊2。

現在,我們又該如何確定數據應放在緩存中的位置?現在演變成塊地址,如果緩存塊大小為2n字節,我們也可以在概念上將主內存也劃分成2n字節塊,要確定字節地址i的塊地址,可以進行整數除法(i / 2n),如下示例中有2個字節的緩存塊,因此我們可以將16個字節的主存儲器視為8塊主存儲器,例如,存儲器地址12和13都對應於塊地址6,因為12 / 2 = 6和13 / 2 = 6。 

現在我們知道了塊地址,就可以像上述一樣將其映射到緩存:找到塊地址除以緩存塊數后的餘數。在如下示例中,內存塊6屬於緩存塊2,因為6 mod 4 =2,這對應於將來自存儲器字節地址12和13的數據都放入高速緩存塊2中。

當我們訪問內存中的一個字節數據時,我們會將其整個塊複製到緩存中以達到充分利用空間局部性。在我們的示例中,如果程序從字節地址12讀取,我們會將所有存儲塊6(地址12和13)都加載到緩存塊2中(注意:字節地址13對應於相同的存儲塊地址)因此,對地址13的讀取也會導致將存儲塊6(地址12和13)加載到高速緩存塊2中。為了簡化起見,存儲塊的字節i始終存儲在相應高速緩存塊的字節i中。

假設我們有一個包含2k塊的緩存,每個塊包含2n個字節,我們可以通過查看其在主內存中的地址來確定該緩存中一個字節的數據位置,地址的k位將選擇2k個高速緩存塊之一,最低的n位現在是一個塊偏移量,它決定了高速緩存塊中的2n個字節中的哪個將存儲數據。

我們來舉個例子加深理解,如下示例使用22塊高速緩存,每個塊佔21字節,因此,存儲器地址13(1101)將存儲在高速緩存塊2的字節1中。

到這裏為止,我們才算分析清楚了緩存中有效位、標記位、索引、偏移它們的由來以及實際作用。同時對於緩存採用的直接映射(direct mapped)結構:索引和偏移量可以使用位運算符或簡單的算術運算,因為每個內存地址都恰好屬於一個塊。實際上我們可以將一個塊放置到緩存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這種機制稱為全相聯(fully associative)。全相聯的高速緩存允許將數據存儲在任何高速緩存塊中,而不是將每個內存地址強制映射到一個特定的塊中,從內存中獲取數據時,可以將其放置在高速緩存的任何未使用塊中。 這樣,我們將永遠不會在映射到單個緩存塊的兩個或多個內存地址之間發生衝突,在上述示例中,我們可能將內存地址2放在緩存塊2中,並將地址6放在塊3中。然後對2和6的後續重複訪問將全部命中而不是未命中,如果所有塊都已被使用,則使用LRU算法進行替換。但是在全相聯緩存中要查找一個指定的塊,由於該塊存放在緩存中的任何位置,因此需要檢索緩存中的所有項,為了是檢索更加有效,它是由一個與緩存中每個項都相關的比較器并行完成的,這些比較器加大了硬件開銷,因而,全相聯只適合塊數較少的緩存。介於直接映射和全相聯之間的設計是組相聯(set associative)。在組相聯緩存中,每個塊可被放置的位置數固定,每個塊有n個位置可放的緩存被稱作n路組相聯,一個n路組相聯緩存由很多組組成,每個組有n個塊。通過上述對直接映射的講解,最終我們得出指定內存地址所在存儲的塊號為:(塊號) mod (緩存中的塊數),而組相聯對於存儲塊號是:(塊號) mod (緩存中的組數)。如下為8塊高速緩存的組織

組相聯實際上就是將塊進行分組,比如如上第一個圖則是直接映射(我們大可將其看做是每一個塊就是一個組,所以是1路8組相聯),而第二張圖則是每2個塊作為一組,所以是2路4組相聯,同理第三張圖是4路2組相聯。換句話說,若每組有2n塊,那麼就是2n路相聯。通過對組相聯的講解,我們再敘內存地址在組相聯緩存中的位置。如果我們有2s組並且每塊有2n字節,那麼內存地址映射在緩存中的位置則是如下這般

現在我們運算則是計算緩存中的組索引而非再是塊,上述Block offset(在組中塊偏移)= 內存地址 mod 2n,塊地址 = 內存地址 / 2n,set index(組索引) = 塊地址 mod 2s。我們還是通過圖解來進行敘述,假設有一個8塊的高速緩存,然後每個塊是16個字節,那麼內存地址為6195的數據存儲在緩存哪裡呢?首先我們將6195轉換為二進制  = 110000 011 0011,因每個塊是16字節即24,所以塊偏移量為4位即0011,若採用1路8組相聯(直接映射)那麼其組索引就是(6195 mod 8) = 3,取6195轉換而二進制去除偏移量4位,所以為011,同理(根據上述給定計算公式)對於2路4組相聯其組索引為(11),4路2組相聯其組索引為(1),如下:

到這裏我們知道將數據進行緩存我們可以採取直接映射、組相聯、全相聯的機制,通過增加相聯度通常可以降低緩存缺失率,但是增加相聯度也就增加了每組中的塊數,也就是并行查找時同時比較的次數,相聯度每增加兩倍就會使得每組中的塊數加倍而使得組數減半,所以增大了訪問時間的開銷。如何找到一個塊,當然也就依賴於所使用的將塊放置的機制(直接映射、組相聯、全相聯),相較於全相聯而言,它使用複雜的替換策略而降低缺失率且很容易被索引,而不需要額外的硬件,也不需要進行查找。因此虛擬存儲系統通常使用全相聯映射,而組相聯映射通常應用於緩存和TLB。

緩存缺失和寫操作

緩存缺失被分為以下三類(3C模型,three Cs model),因其三類名稱以字母c開頭而得名

強制缺失(compulsory miss):對從沒有在緩存中出現的塊第一次進行訪問引起的缺失,也稱為冷啟動缺失(cold-start miss)

容量缺失:(capacity miss):由於緩存容納不了一個程序執行所需要的所有塊而引起的緩存缺失,當某些塊被替換出去,隨後再被調入時,將發生容量缺失

衝突缺失(conflict miss):在組相聯或者直接映射的緩存中,多個競爭同一個組時而引起的緩存缺失。衝突缺失在直接映射或組相聯緩存中存在,而在同樣大小的全相聯緩存中不存在,這種緩存缺失也稱為碰撞缺失(collision miss)

改變緩存設計的某一方面就能直接影響這些缺失的原因。衝突缺失是因為爭用同一個緩存塊而引起的,因此提高相聯度可以減少衝突缺失,然後提高相聯度會延長訪問時間,導致整個性能的降低,容量缺失可以簡單地通過增大緩存容量來減少,當然緩存容量增大的同時必然導致訪問時間的增加,也將導致整體性能的降低。

在相聯的緩存中發生缺失時,我們必須決定替換哪一塊,如若是全相聯,那麼所有的塊都是被替換的候選者,如若是組相聯,我們必須在某一組的塊中進行選擇,當然,直接映射的緩存替換很簡單,因為只有一個可以替換的候選者。因此在全相聯或組相聯緩存中 ,有兩種主要的替換策略

隨機法:隨機選擇候選塊,可能使用一些硬件來協助實現,例如TLB缺失、MIPS支持隨機替換

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被替換的塊是最久沒有被使用過的塊 (在大多虛擬存儲器中,對於LRU都是通過提供引用位來近似實現(比如TLB))

指令緩存缺失(數據缺失也類似如此)處理步驟如下:

【1】將程序計數器(PC)的原始值送到寄存器

【2】通知主存執行一次讀操作,並等待主存訪問完成

【3】寫緩存項,將從主存取回的數據寫入緩存中存放數據的部分,並將高位(從ALU中得到)寫入標記域,設置有效位

【4】重啟指令執行第一步,重新取指,這次該指令發生在緩存中

數據訪問是對緩存的控制基本相同:發生缺失時,處理器發生阻塞,直到從存儲器中取回數據后才響應。在執行寫操作時,如果有一個存儲指令,我們只將數據寫入緩存而不改變主存中的內容,那麼在寫入緩存后將導致緩存和主存被認為不一致,保持主存和緩存一致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數據同時寫入主存和緩存中,這種方法稱為【寫直達】法。但是這種方法無法提供良好的性能,因為每次寫操作都要把數據寫入主存中,這些寫操作將花費大量的時間,可能至少花費100個處理時鐘周期,並且大大降低了機器速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之一是採用【寫緩衝:一個保存等待寫入主存數據的緩衝隊列】,當一個數據在等待寫入緩存時,先將其寫入緩衝中,當數據寫入緩存和緩衝后,處理器可以繼續執行,當寫主存操作完成后,寫緩衝里的數據項也得到有效釋放。如果寫緩衝已經滿了,那麼當處理器執行到一個寫操作時就必須停下來直到寫緩衝中有一個空位置,當然,如果存儲器完成寫操作的速度比處理器產生寫操作的速度慢,那麼再多的緩衝器也無用,因為產生寫操作比存儲系統接收它們更快。

 

除了寫直達方法外,另外一種可選擇的方法是【寫回】,在寫回機制中,當發生寫操作時,新值僅僅被寫入到緩存塊中,只有當修改過的塊被替換時才需要寫到磁盤上,寫回機制可提高系統性能,尤其是當處理器寫操作的速度和主存處理寫操作速度一樣快甚至更快時,但是,寫回機制的實現比寫直達要複雜得多。大部分寫回機制的緩衝也是使用寫緩衝,當在發生缺失替換一個被修改的塊時,寫緩衝可以起到降低缺失代價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被修改的數據塊移入與緩存相聯的寫回緩衝器,同時從主存中讀出所需要的數據塊。隨後,寫回緩衝器再將數據寫入主存,如果下一次缺失沒有立刻發生,當臟數據塊必須被替換時,這種方法可以減少一半的缺失代價。

總結

一個緩存塊可以放在何處:一個位置(直接映射),一些位置(組相聯),任何位置(全相聯)。

如何找到一個塊:索引(直接映射的緩存中),有限的檢索(組相聯的緩存中),全部檢索(全相聯的緩存中)、專用查找頁表。

緩存缺失時替換哪一塊:隨機選取、LRU

寫操作如何處理:寫直達或寫回策略

本文我們非常詳細的講解了緩存的基本原理,當然對於如何處理緩存一致性並未涉及(大多採用監聽協議),希望通過我對緩存原理的理解能給閱讀的您能有力所能及的幫助,謝謝。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曹工說JDK源碼(2)–ConcurrentHashMap的多線程擴容,說白了,就是分段取任務

前言

先預先說明,我這邊jdk的代碼版本為1.8.0_11,同時,因為我直接在本地jdk源碼上進行了部分修改、調試,所以,導致大家看到的我這邊貼的代碼,和大家的不太一樣。

不過,我對源碼進行修改、重構時,會保證和原始代碼的功能、邏輯嚴格一致,更多時候,可能只是修改變量名,方便理解。

大家也知道,jdk代碼寫得實在是比較深奧,變量名經常都是單字符,i,j,k啥的,實在是很難理解,所以,我一般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重命名,為了減輕我們的頭腦負擔。

至於怎麼去修改代碼並調試,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曹工力薦:調試 jdk 中 rt.jar 包部分的源碼(可自由增加註釋,修改代碼並debug)

文章中,我改過的代碼放在:

https://gitee.com/ckl111/jdk-debug

sizeCtl field的初始化

大家知道,concurrentHashMap底層是數組+鏈表+紅黑樹,數組的長度假設為n,在hashmap初始化的時候,這個n除了作為數組長度,還會作為另一個關鍵field的值。

    /**
     * Table initialization and resizing control.  When negative, the
     * table is being initialized or resized: -1 for initialization,
     * else -(1 + the number of active resizing threads).  Otherwise,
     * when table is null, holds the initial table size to use upon
     * creation, or 0 for default. After initialization, holds the
     * next element count value upon which to resize the table.
     */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sizeCtl;

該字段非常關鍵,根據取值不同,有不同的功能。

使用默認構造函數時

    public ConcurrentHashMap() {
    }

此時,sizeCtl被初始化為0.

使用帶初始容量的構造函數時

此時,sizeCtl也是32,和容量一致。

使用另一個map來初始化時

    public ConcurrentHash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
        this.sizeCtl = DEFAULT_CAPACITY;
        putAll(m);
    }

此時,sizeCtl,直接使用了默認值,16.

使用初始容量、負載因子來初始化時

    public Concurrent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this(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1);
    }

這裏重載了:

這裏,我們傳入的負載因子為0.75,這也是默認的負載因子,傳入的初始容量為14.

這裏面會根據: 1 + 14/0.75 = 19,拿到真正的size,然後根據size,獲取到第一個大於19的2的n次方,即32,來作為數組容量,然後sizeCtl也被設置為32.

initTable時,對sizeCtl field的修改

實際上,new一個hashmap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創建支撐數組,那,什麼時候創建數組呢?是在真正往裡面放數據的時候,比如put的時候。

/** Implementation for put and putIfAbsent */
    final V putVal(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if (key == null || valu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nt hash = spread(key.hashCode());

        int binCount = 0;
        ConcurrentHashMapPutResultVO vo = new ConcurrentHashMapPutResultVO();
        vo.setBinCount(0);
        for (Node<K,V>[] tab = table;;) {
            int tableLength;
            // 1
            if (tab == null) {
                tab = initTable();
                continue;
            }
            ...
        }

1處,即會去初始化table。

/**
     * Initializes table, using the size recorded in sizeCtl.
     * 初始化hashmap,使用sizeCtl作為容量
     */
    private final Node<K,V>[] initTable() {
        Node<K,V>[] tab; int sc;
        while ((tab = table) == null || tab.length == 0) {
            sc = sizeCtl;
            if (sc < 0){
                Thread.yield(); // lost initialization race; just spin
                continue;
            }

            /**
             * 走到這裏,說明sizeCtl大於0,大於0,代表什麼,可以去看下其構造函數,此時,sizeCtl表示
             * capacity的大小。
             * {@link #ConcurrentHashMap(int)}
             *
             * cas修改為-1,如果成功修改為-1,則表示搶到了鎖,可以進行初始化
             *
             */
            // 1
            boolean bGotChanceToInit =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1);
            if (bGotChanceToInit) {
                try {
                    tab = table;
                    /**
                     * 如果當前表為空,尚未初始化,則進行初始化,分配空間
                     */
                    if (tab == null || tab.length == 0) {
                        /**
                         * sc大於0,則以sc為準,否則使用默認的容量
                         */
                        int n = (sc > 0) ? sc : DEFAULT_CAPACITY;

                        Node<K, V>[] nt = (Node<K, V>[]) new Node<?, ?>[n];
                        table = tab = nt;
                        /**
                         * n >>> 2,無符號右移2位,則是n的四分之一。
                         * n- n/4,結果為3/4 * n
                         * 則,這裏修改sc為 3/4 * n
                         * 比如,默認容量為16,則修改sc為12
                         */
                        // 2
                        sc = n - (n >>> 2);
                    }
                } finally {
                    /**
                     * 修改sizeCtl到field
                     */
                    // 3
                    sizeCtl = sc;
                }
                break;
            }
        }

        return tab;
    }
  • 1處,cas修改sizeCtl為-1,成功了的,獲得初始化table的權利
  • 2處,修改局部變量sc為: n – (n >>> 2),也就是修改為 0.75n,假設此時的數組容量為16,那麼sc就是16 * 0.75 = 12.
  • 3處,將sc賦值到field: sizeCtl

經過上面的分析,initTable時,這個字段可能有兩種取值:

  • -1,有線程正在對該table進行初始化
  • 0.75*數組長度,此時,已經初始化完成

上面說的是,在put的時候去initTable,實際上,這個initTable,也會在以下函數中被調用,其共同點就是,都是往裡面放數據的操作:

擴容時機

上面說了很多,目前,我們知道的是,在initTable后,sizeCtl的值,是舊的數組的長度 * 0.75。

接下來,我們看看擴容時機,在put時,會調用putVal,這個函數的大體步驟:

final V putVal(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if (key == null || valu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1
    int hash = spread(key.hashCode());

    int binCount = 0;
    System.out.println("binCount:" + binCount);
    // 2
    ConcurrentHashMapPutResultVO vo = new ConcurrentHashMapPutResultVO();
    vo.setBinCount(0);
    for (Node<K,V>[] tab = table;;) {
        int tableLength;
        // 3
        if (tab == null) {
            tab = initTable();
            continue;
        }
        
        tableLength = tab.length;
        if (tableLength == 0) {
            tab = initTable();
            continue;
        }

        int entryNodeHashCode;
		
        // 4
        int entryNodeIndex = (tableLength - 1) & hash;
        Node<K,V> entryNode = tabAt(tab,entryNodeIndex);

        /**
         * 5 如果我們要放的桶,還是個空的,則直接cas放進去
         */
        if (entryNode == null) {
            Node<K, V> node = new 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no lock when adding to empty bin
            boolean bSuccess = casTabAt(tab, entryNodeIndex, null, node);
            if (bSuccess) {
                break;
            } else {
                /**
                 * 如果沒成功,則繼續下一輪循環
                 */
                continue;
            }
        }
		
        entryNodeHashCode = entryNode.hash;
        /**
         * 6 如果要放的這個桶,正在遷移,則幫助遷移
         */
        if (entryNodeHashCode == MOVED){
            tab = helpTransfer(tab, entryNode);
            continue;
        }


        /**
         * 7 對entryNode加鎖
         */
        V oldVal = null;
        System.out.println("sync");
        synchronized (entryNode) {
            /**
             * 這一行是判斷,在我們執行前面的一堆方法的時候,看看entryNodeIndex處的node是否變化
             */
            if (tabAt(tab, entryNodeIndex) != entryNode) {
                continue;
            }

            /**
             * 8 hashCode大於0,說明不是處於遷移狀態
             */
            if (entryNodeHashCode >= 0) {
                /**
                 * 9 鏈表中找到合適的位置並放入
                 */
                findPositionAndPut(key, value, onlyIfAbsent, hash, vo, entryNode);
                binCount = vo.getBinCount();
                oldVal = (V) vo.getOldValue();
            }
            else if (entryNode instanceof TreeBin) {
                ...
            }
        }
		
        System.out.println("binCount:" + binCount);
        // 10
        if (binCount != 0) {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treeifyBin(tab, entryNodeIndex);
            if (oldVal != null)
                return oldVal;
            break;
        }
    }
    // 11
    addCount(1L, binCount);
    return null;
}
  • 1處,計算key的hashcode

  • 2處,我這邊new了一個對象,裏面兩個字段:

    public class ConcurrentHashMapPutResultVO<V> {
        int binCount;
    
        V oldValue;
    }
    

    其中,oldValue用來存放,如果put進去的key/value,其中key已經存在的話,一般會直接覆蓋之前的舊值,這裏主要存放之前的舊值,因為我們需要返回舊值。

    binCount,則存放:在找到對應的hash桶之後,在鏈表中,遍歷了多少個元素,該值後面會使用,作為一個標誌,當該標誌大於0的時候,才去進一步檢查,看看是否擴容。

  • 3處,如果table為null,說明table里沒有任何一個鍵值對,數組也還沒創建,則初始化table

  • 4處,根據hashcode,和(數組長度 – 1)相與,計算出應該存放的哈希桶在數組中的索引

  • 5處,如果要放的哈希桶,還是空的,則直接cas設置進去,成功則跳出循環,否則重試

  • 6處,如果要放的這個桶,該節點的hashcode為MOVED(一個常量,值為-1),說明有其他線程正在擴容該hashmap,則幫助擴容

  • 7處,對要存放的hash桶的頭節點加鎖

  • 8處,如果頭節點的hashcode大於0,說明是拉了一條鏈表,則調用子方法(我這邊自己抽的),去找到合適的位置並插入到鏈表

  • 9處,findPositionAndPut,在鏈表中,找到合適的位置,並插入

  • 10處,在findPositionAndPut函數中,會返回:為了找到合適的位置,遍歷了多少個元素,這個值,就是binCount。

    如果這個binCount大於8,則說明遍歷了8個元素,則需要轉紅黑樹了。

  • 11處,因為我們新增了一個元素,總數自然要加1,這裏面會去增加總數,和檢查是否需要擴容。

其中,第9步,因為是自己抽的函數,所以這裏貼出來給大家看下:

/**
     * 遍歷鏈表,找到應該放的位置;如果遍歷完了還沒找到,則放到最後
     * @param key
     * @param value
     * @param onlyIfAbsent
     * @param hash
     * @param vo
     * @param entryNode
     */
    private void findPositionAndPut(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int hash, ConcurrentHashMapPutResultVO vo, Node<K, V> entryNode) {
        vo.setBinCount(1);

        for (Node<K,V> currentIterateNode = entryNode;
                ;
             vo.setBinCount(vo.getBinCount() + 1)) {


            /**
             * 如果當前遍歷指向的節點的hash值,與參數中的key的hash值相等,則,
             * 繼續判斷
             */
            K currentIterateNodeKey = currentIterateNode.key;
            boolean bKeyEqualOrNot = Objects.equals(currentIterateNodeKey, key);
            /**
             * key的hash值相等,且equals比較也相等,則就是我們要找的
             */
            if (currentIterateNode.hash == hash && bKeyEqualOrNot) {
                /**
                 * 獲取舊的值
                 */
                vo.setOldValue(currentIterateNode.val);

                /**
                 * 覆蓋舊的node的val
                 */
                if (!onlyIfAbsent)
                    currentIterateNode.val = value;
                // 這裏直接break跳出循環
                break;
            }

            /**
             * 把當前節點保存起來
             */
            Node<K,V> pred = currentIterateNode;
            /**
             * 獲取下一個節點
             */
            currentIterateNode = currentIterateNode.next;
            /**
             * 如果下一個節點為null,說明當前已經是鏈表的最後一個node了
             */
            if ( currentIterateNode  == null) {
                /**
                 * 則在當前節點後面,掛上新的節點
                 */
                pred.next = new Node<K,V>(hash, key,
                        value, null);
                break;
            }
        }

    }

第11步,也是我們要看的重點:

private final void addCount(long delta, int check) {
        CounterCell[] counterCellsArray = counterCells;
		// 1
        long b = baseCount;
    	// 2
        long newBaseCount = b + delta;

        /**
         * 3 直接cas在baseCount上增加
         */
        boolean bSuccess = U.compareAndSwapLong(this, BASECOUNT, b, newBaseCount);
        if ( counterCellsArray != null ||  !bSuccess) {
			...
            newBaseCount = sumCount();
        }
		
    	// 4
        if (check >= 0) {
            while (true) {

                Node<K,V>[] tab = table;
                Node<K,V>[] nt;
                int n = 0;
                // 5
                int sc =  sizeCtl;
                // 6
                boolean bSumExteedSizeControl = newBaseCount >= (long) sc;
				// 7
                boolean bContinue = bSumExteedSizeControl && tab != null && (n = tab.length) < MAXIMUM_CAPACITY;
                if (bContinue) {
                    int rs = resizeStamp(n);
                    if (sc < 0) {
                        if ((sc >>> RESIZE_STAMP_SHIFT) != rs || sc == rs + 1 ||
                                sc == rs + MAX_RESIZERS || (nt = nextTable) == null ||
                                transferIndex <= 0)
                            break;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sc + 1))
                            transfer(tab, nt);
                    }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
                        // 8
                        transfer(tab, null);
                    newBaseCount = sumCount();
                } else {
                    break;
                }
            }

        }
    }
  • 1處,baseCount是一個field,存儲當前hashmap中,有多少個鍵值對,你put一次,就一個;remove一次,就減一個。

  • 2處,b + delta,其中,b就是baseCount,是舊的數量;dalta,我們傳入的是1,就是要增加的元素數量

    所以,b + delta,得到的,就是經過這次put后,預期的數量

  • 3處,直接cas,修改baseCount這個field為 新值,也就是第二步拿到的值。

  • 4處,這裏檢查check是否大於0,check,是第二個形參;這個參數,我們外邊怎麼傳的?

    addCount(1L, binCount);

    不就是bincount嗎,也就是說,這裏檢查:我們在put過程中,在鏈表中遍歷了幾個元素,如果遍歷了至少1個元素,這裏要進入下面的邏輯:檢查是否要擴容,因為,你binCount大於0,說明可能已經開始出現哈希衝突了。

  • 5處,取field:sizeCtl的值,給局部變量sc

  • 6處,判斷當前的新的鍵值對總數,是否大於sc了;比如容量是16,那麼sizeCtl是12,如果此時,hashmap中存放的鍵值對已經大於等於12了,則要檢查是否擴容了

  • 7處,幾個組合條件,查看是否要擴容,其中,主要的條件就是第6步的那個。

  • 8處,調用transfer,進行擴容

總結一下,經過前面的第6處,我們知道,如果存放的鍵值對總數,已經大於等於0.75*哈希桶(也就是底層數組的長度)的數量了,那麼,就基本要擴容了。

擴容的大體過程

擴容也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這裏只說大概,詳細的放下講。

假設,現在底層數組長度,128,也就是128個哈希桶,當存放的鍵值對數量,大於等於 128 * 0.75的時候,就會開始擴容,擴容的過程,大概是:

  • 申請一個256(容量翻倍)的數組
  • 現在有128個桶,相當於,需要對128個桶進行遍歷,遍歷每個桶拉出去的鏈表或紅黑樹,查看每個鍵值對,是需要放到新數組的什麼位置

這個過程,昨天的博文,畫了個圖,這裏再貼一下。

擴容后:

可是,如果我們要一個個去遍歷所有哈希桶,然後遍歷對應的鏈表/紅黑樹,會不會太慢了?完全是單線程工作啊。

換個思路,我們能不能加快點呢?比如,線程1可以去處理數組的 0 -15這16個桶,16- 31這16個桶,完全可以讓線程2去做啊,這樣的話,不就多線程了嗎,不是就快了嗎?

沒錯,jdk就是這麼乾的。

jdk維護了一個field,這個field,專門用來存當前可以獲取的任務的索引,舉個例子:

大家看上圖就懂了,一開始,這裏假設我們有128個桶,每次每個線程,去拿16個桶來處理。

剛開始的時候,field:transferIndex就等於127,也就是最後一個桶的位置,然後我們要從后往前取,那麼,127 到112,剛好就是16個桶,所以,申請任務的時候,就會用cas去更新field為112,則表示,自己取到了112 到127這一個區間的hash桶遷移任務。

如果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線程呢,它處理完了112 – 127這一批hash桶后,會繼續取下一波任務,96 – 112;以此類推。

如果多線程的話呢,也是類似的,反正都是去嘗試cas更新transferIndex的值為任務區間的開始下標的值,成功了,就算任務認領成功了。

多線程,怎麼知道需要去幫助擴容呢? 發起擴容的線程,在處理完bucket[k]時,會把老的table中的對應的bucket[k]的頭節點,修改為下面這種類型的節點:

    static final class ForwardingNode<K,V> extends Node<K,V> {
        final Node<K,V>[] nextTable;
        ForwardingNode(Node<K,V>[] tab) {
            super(MOVED, null, null, null);
            this.nextTable = tab;
        }
    }

其他線程,在put或者其他操作時,發現頭結點變成了這個,就會去協助擴容了。

多線程擴容,和分段取任務的差別?

我個人感覺,差別不大,多線程擴容,就是多線程去獲取自己的那一段任務,然後來完成。我這邊寫了簡單的demo,不過感覺還是很有用的,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import sun.misc.Unsafe;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Support;

public class ConcurrentTaskFetch {

    /**
     * 空閑任務索引,獲取任務時,從該下標開始,往前獲取。
     * 比如當前下標為10,表示tasks數組中,0-10這個區間的任務,沒人領取
     */
    // 0
    private  volatile int freeTaskIndexForFetch;
	
    // 1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ASK_COUNT_PER_FETCH = 16;
	
    // 2
    private String[] tasks = new String[12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urrentTaskFetch fetch = new ConcurrentTaskFetch();
        // 3
        fetch.init();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 10, 60, TimeUnit.SECONDS,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0));
        executor.prestartAllCoreThreads();

        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10);
		
        // 4
        for (int i = 0; i < 10; i++) {
            executor.execut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cyclicBarrier.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5
                    FetchedTaskInfo fetchedTaskInfo = fetch.fetchTask();
                    if (fetchedTaskInfo != null)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get task success:" + fetchedTaskInfo);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process task finished");
                    }
                }
            });
        }


        LockSupport.park();
    }

    public void init() {
        for (int i = 0; i < 128; i++) {
            tasks[i] = "task" + i;
        }
        freeTaskIndexForFetch = tasks.length;
    }

	// 6
    public FetchedTaskInfo fetchTask()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start fetch task:"+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im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while (true){
			// 6.1
            if (freeTaskIndexForFetch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get task failed,there is no task");
                return null;
            }

            /**
             * 6.2 獲取當前任務的集合的上界
             */
            int subTaskListEndIndex = this.freeTaskIndexForFetch;

            /**
             * 6.3 獲取當前任務的集合的下界
             */
            int subTaskListStartIndex = subTaskListEndIndex > TASK_COUNT_PER_FETCH ?
                    subTaskListEndIndex - TASK_COUNT_PER_FETCH : 0;

            /**
             * 6.4
             * 現在,我們拿到了集合的上下界,即[subTaskListStartIndex,subTaskListEndIndex)
             * 該區間為前開后閉,所以,實際的區間為:
             * [subTaskListStartIndex,subTaskListEndIndex - 1]
             */

            /**
             * 6.5 使用cas,嘗試更新{@link freeTaskIndexForFetch} 為 subTaskListStartIndex
             */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FREE_TASK_INDEX_FOR_FETCH, subTaskListEndIndex, subTaskListStartIndex)) {
                // 6.6 
                FetchedTaskInfo info = new FetchedTaskInfo();
                info.setStartIndex(subTaskListStartIndex);
                info.setEndIndex(subTaskListEndIndex - 1);


                return info;
            }
        }

    }



    // Unsafe mechanics
    private static final sun.misc.Unsafe U;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FREE_TASK_INDEX_FOR_FETCH;

    static {
        try {
//            U = sun.misc.Unsafe.getUnsafe();
            Field f = Unsafe.class.getDeclaredField("theUnsafe");
            f.setAccessible(true);
            U = (Unsafe) f.get(null);
            Class<?> k = ConcurrentTaskFetch.class;
            FREE_TASK_INDEX_FOR_FETCH = U.objectFieldOffset
                    (k.getDeclaredField("freeTaskIndexForFetch"));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Error(e);
        }
    }


    static class FetchedTaskInfo{
        int startIndex;
        int endIndex;

        public int getStartIndex() {
            return startIndex;
        }

        public void setStartIndex(int startIndex) {
            this.startIndex = startIndex;
        }

        public int getEndIndex() {
            return endIndex;
        }

        public void setEndIndex(int endIndex) {
            this.endIndex = endInde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FetchedTaskInfo{" +
                    "startIndex=" + startIndex +
                    ", endIndex=" + endIndex +
                    '}';
        }
    }
}

  • 0處,定義了一個field,類似於前面的transferIndex

        /**
         * 空閑任務索引,獲取任務時,從該下標開始,往前獲取。
         * 比如當前下標為10,表示tasks數組中,0-10這個區間的任務,沒人領取
         */
        // 0
        private  volatile int freeTaskIndexForFetch;
    
  • 1,定義了每次取多少個任務,這裏也是16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ASK_COUNT_PER_FETCH = 16;
    
  • 2,定義任務列表,共128個任務

  • 3,main函數中,進行任務初始化

    public void init() {
        for (int i = 0; i < 128; i++) {
            tasks[i] = "task" + i;
        }
        freeTaskIndexForFetch = tasks.length;
    }
    

    主要初始化任務列表,其次,將freeTaskIndexForFetch 賦值為128,後續取任務,從這個下標開始

  • 4處,啟動10個線程,每個線程去執行取任務,按理說,我們128個任務,每個線程取16個,只能有8個線程取到任務,2個線程取不到

  • 5處,線程邏輯里,去獲取任務

  • 6處,獲取任務的方法定義

  • 6.1 ,如果可獲取的任務索引為0了,說明沒任務了,直接返回

  • 6.2,獲取當前任務的集合的上界

  • 6.3,獲取當前任務的集合的下界,減去16就行了

  • 6.4,拿到了集合的上下界,即[subTaskListStartIndex,subTaskListEndIndex)

  • 6.5, 使用cas,更新field為:6.4中的任務下界。

執行效果演示:

可以看到,8個線程取到任務,2個線程沒取到。

該思想在內存分配時的應用

其實jvm內存分配時,也是類似的思路,比如,設置堆內存為200m,那這200m是啟動時立馬從操作系統分配了的。

接下來,就是每次new對象的時候,去這個大內存里,找個小空間,這個過程,也是需要cas去競爭的,比如肯定也有個全局的字段,來表示當前可用內存的索引,比如該索引為100,表示,第100個字節后的空間是可以用的,那我要new個對象,這個對象有3個字段,需要大概30個字節,那我是不是需要把這個索引更新為130。

這中間是多線程的,所以也是要cas操作。

道理都是類似的。

總結

時間倉促,有問題在所難免,歡迎及時指出或加群討論。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