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海底風景變成灰暗顏色

貴金屬回收
金回收
貴金屬回收公司
銀回收
貴金屬收購
編者按

為號召各國和地方政府推動珊瑚礁研究與保護工作,國際珊瑚礁學會(ICRI)曾將1997年定為“國際珊瑚礁年”(IYOR),並對全球的珊瑚礁進行瞭一番“總體檢”。經過“體檢”發現珊瑚礁的狀況極不樂觀,於是將2008年定為第二個“國際珊瑚礁年”,希望以此引起人們重視和保護珊瑚礁。

即將過去的2018年是第三個“國際珊瑚礁年”。這一年來,珊瑚的生存現狀如何?面臨哪些巨大的威脅?又有哪些保護成果?本期特別策劃“國際珊瑚礁年”專題報道,關註珊瑚生存的現狀與未來。

它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

——在海洋中所占的面積隻有4%左右,卻養活瞭全世界25%的魚類以及數也數不清的無脊椎生物。在一個珊瑚礁區共同生活的魚類種數可高達3000種,密度是大洋平均數的100倍。

它是地球上建造和保存大規模生物地層和生物地貌結構的最古老生態系統之一。

——發揮著為世界各地沿海居民提供海洋水產品、海洋新藥材、旅遊休閑收益、抗禦風浪侵襲、防護海岸等功能,對國傢和區域安全、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同時,它也是地球上最壯觀和最美妙的創造物之一。

——如果沒有它,海洋將會失去一半的美麗與富饒,一半的斑斕與色彩。

它就是擁有“熱帶海洋沙漠中的綠洲”“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美譽的珊瑚礁。

生存:珊瑚礁面臨全球性衰退,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目前珊瑚礁正在面臨全球性生存危機。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紀力偉負責教授環境保育學學生室內實驗及野外考察,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國際珊瑚礁普查基金會Reef Check香港地區總幹事。Reef Check是由潛水員和海洋科學傢共同參與的全球性最大的珊瑚礁監測計劃,聯合國“全球珊瑚礁監測網絡”將其作為公眾性的珊瑚礁監測計劃,每年進行一次監測,調查對象涉及全球各地250處~300處珊瑚礁。

從1997年起,紀力偉和他的夥伴在香港海域附近開展珊瑚礁普查。那時,他就發現,珊瑚的生存狀態並不健康。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長度30厘米以上的魚類數量明顯少於預想狀態。

紀力偉告訴記者,按照他們的設定,珊瑚礁健康狀況有多種衡量指標,包括珊瑚的數量及品種多樣性、珊瑚健康狀況(有否白化/生物侵蝕的現象)、珊瑚覆蓋率、礁巖棲性的魚類及及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及多樣性(註:有指示意義的高經濟價值生物,如石斑、龍蝦、海膽等)等。這些指標從不同側面說明瞭珊瑚的生存狀況,如統計具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數量可以反映人類的捕撈程度;珊瑚的白化程度則反映瞭其生存環境變化的強度和持續時間;珊瑚覆蓋率則代表瞭海底有多少部分是被珊瑚覆蓋著,也就是說,珊瑚提供瞭多少棲息地供海洋生物居住。

來自這個監測體系的報告顯示,近些年來,雖然珊瑚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是其現狀並不樂觀。1998年報告結論為“人類活動正在加速全球珊瑚礁退化,但大部分仍然是好和很好的,尤其那些遠離居民區或得到良好保護的礁區”,2000年報告則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對於珊瑚礁的直接威脅遠大於人類活動,保護戰略必須進行改變;2002年則強調珊瑚礁資源破壞速率不斷增加……

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超過75%的珊瑚礁處於瀕危狀態。而來自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研究數據顯示,珊瑚礁的全球性衰退已達40%~50%。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約60%的珊瑚礁將在2030年前消亡。

威脅:氣候變化是主因,但人類活動同樣不可小覷

造成珊瑚礁生存狀態惡化的原因,是很多科學傢爭論的所在。一個被普遍承認的結論是,珊瑚礁生存面臨著人類活動影響和全球氣候變化的雙重壓力。但很多人並不瞭解,人類活動影響與全球氣候變化相比,哪個對珊瑚礁生存的威脅更大。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傢均表示,人類活動對珊瑚礁影響十分巨大,但是經歷過1997-1998年最強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以及1998年全球海表溫度歷史最高等,全球氣候變化是對珊瑚礁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直接威脅逐漸成為共識。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客座教授王炳告訴記者,1997年-1998年最強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以及1998年全球海表溫度達到歷史最高這些變化,使得全球珊瑚礁面積損失高達16%,大大超過因人類活動造成的珊瑚礁損失總量10%。

王炳說,珊瑚隻生長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溫暖熱帶海域,也就是說,其適宜生存的海域水溫度在26攝氏度至30攝氏度之間。所以,全球氣候變暖將改變珊瑚適宜的生存溫度,對其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時,全球氣候變暖還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珊瑚礁上附著大量藻類,需要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珊瑚比較適宜生活在距離海平面較近的距離,一旦海平面上升,則附著其上的藻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導致珊瑚白化。

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海水升溫、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對於珊瑚來說,都屬於滅頂之災。王炳表示,目前,科學傢對全球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珊瑚礁這個課題做瞭很多研究,也提出瞭一些建議,各國政府也有一些采納,但是這些努力最後能見到多大的成果,目前還很難說。

相比較氣候變化的未來威脅,人類活動對於珊瑚的威脅則要直接得多。

人類活動主要是在近海地區,行為主要有過度捕撈、環境污染和棲息地破壞等。以我國為例,王炳表示,“我國由於經濟建設的需要,進行瞭一些填海工程建設,改變瞭一些海岸線,使得一些珊瑚礁的生存環境破壞甚至消失,對於那部分珊瑚的生存甚至帶來瞭滅頂之災。此外,一些工程還會改變水動力,而水動力的改變也會對珊瑚的生存狀況造成一些影響。”

在王炳看來,除瞭工程建設,在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二氧化碳等各種廢氣排放,有毒廢水排放,水產養殖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以及炸魚、毒魚、電魚等非法作業,旅遊業、商業采集等,對於珊瑚的影響同樣巨大。

王炳表示,面對這些威脅珊瑚礁生存的因素,人類要做到尊重大自然,當務之急,是把人類的影響因素削減到最少。

保護:多措並舉,教育先行

首先要減輕人類活動的威脅,這是很多人的共識。但是,如何把人類對珊瑚礁的威脅因素減下來,是一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

“潛愛大鵬”是一傢以珊瑚保育為主的民間環保NGO。過去七年來,他們一直在探索建立公眾、企業、政府和各類社會組織跨界參與、共同推動的珊瑚保護機制,以“種珊瑚,種人心”為口號,衍生出瞭“潛愛護礁”和“潛愛課堂”兩大核心公益項目,成為領跑海洋意識教育傳播、保育珊瑚的民間專業組織。

秘書長夏嘉祥告訴記者,之所以將側重點放在“教育”層面,是因為無論國傢執法還是民間監督,都無法做到第一時間界定珊瑚礁的人為破壞行為,而且由於海上執法監督不便等原因,從法律層面入手成本巨大。

王炳對此表示認可。他表示,相對於珊瑚生存狀態惡化的現狀來說,“種珊瑚”的科普教育意義遠遠大於珊瑚復育的意義。過去7年來,“潛愛大鵬”一直致力於帶動廣大民眾種珊瑚,其取得的教育意義是巨大的。

不過,他強調,教育應該與法律並重,“法律可以明晰破壞珊瑚的違法成本,對法律的遵守與執行可以對破壞珊瑚的人起到威懾與警醒的作用。”

廣西北海地區有段時間盛行用高壓水槍在灘塗上面捕捉沙蟲。有關部門提出建議,表示這種方式對灘塗生態系統會造成很大破壞,政府部門於是禁止瞭這一行為,並加大瞭執法力度。

前幾年,有人在政府明文禁止的情況下,還繼續用這種方式捕捉沙蟲,就得到瞭應有的懲罰,不僅被判瞭刑,還被處以瞭相應的生態補償金處罰。

去年,王炳再去北海的時,當地使用高壓水槍的做法已經基本上得到瞭有效的控制。

此外,在珊瑚保育方面,香港地區有很多經驗可以直接借鑒。

紀力偉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珊瑚礁保育和教育,采取瞭大量有效的管理措施,如通過環評禁止破壞珊瑚礁的開發與建設,同時建立涵蓋珊瑚礁在內的海洋保護區——香港目前有4個對市民開放的海岸公園,可供市民進行學習、觀賞、旅遊等,此外還有一個特別保護區,僅供海洋保育、教學、科研之用,市民參觀需要預約。

知識鏈接——

我國珊瑚礁分佈在哪裡?

現在地球上大部分珊瑚都生活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般都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地球上珊瑚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印度-太平洋區系,其次是大西洋-加勒比海區系,但數量上大約隻有前者的1/10。我國有珊瑚分佈的省份主要是廣東、廣西、海南以及香港、臺灣地區。其他地方如福建、浙江等,有一點點珊瑚,但數量非常少,隻有一些科研價值,生態價值基本沒有。

我國有哪些珊瑚保護措施?

在我國,紅珊瑚被列為國傢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而石珊瑚目所有種、角珊瑚目所有種、笙珊瑚科所有種、蒼珊瑚科所有種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在我國按照國傢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國傢禁止獵捕、殺害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且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也是禁止出售、購買和利用的。

珊瑚和珊瑚礁是一回事嗎?

珊瑚是動物,而珊瑚礁卻是一種地形或生態系統。人們常說的珊瑚礁,很多情況下是指珊瑚或者珊瑚群落。珊瑚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珊瑚日積月累形成的一種結構,是生長在熱帶海洋中的石珊瑚以及生活於其間的其他造礁生物、附礁生物、藻類等經歷瞭長期生活、死亡的骨骼堆積而成的,它是有著極高生物多樣性的水下景觀。即使珊瑚活體死亡,珊瑚的骨骼也基本不會消失。

(逍遙客)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26/7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