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惡化已成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健康威脅,PM2.5等懸浮微粒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心血管問題。掌握正確防護知識,才能有效降低空污對身體的傷害。
1. 外出前查詢空氣品質指標(AQI),當AQI超過100時應減少戶外活動。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提供即時數據,手機也能下載相關APP。
2. 選擇合適的口罩很重要。一般布口罩過濾效果有限,建議使用符合CNS15980標準的防霾口罩,並注意密合度。
3. 室內使用空氣清淨機時,應選擇CADR值適合房間大小的機型,並定期更換濾網。HEPA濾網能有效過濾PM2.5。
4. 保持室內通風很重要,但應避開空污嚴重時段開窗。早晨和傍晚通常是空氣品質較差的時段。
5. 在室內擺放淨化空氣的植物,如虎尾蘭、黃金葛等,這些植物能吸收部分有害物質。
6. 烹飪時務必開啟抽油煙機,減少油煙累積。中式烹調產生的PM2.5濃度可能比室外還高。
7. 避免在室內吸菸,二手菸和三手菸都會造成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
8. 選擇大眾運輸工具取代私人車輛,減少廢氣排放。短程路程可考慮步行或騎單車。
9. 戶外運動應避開交通尖峰時段和主要幹道,選擇空氣較清新的公園或郊區。
10. 敏感族群如老人、兒童、孕婦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在空污嚴重時應特別注意防護。
11. 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莓果類,幫助身體對抗空污帶來的氧化壓力。
12. 保持適當水分攝取,充足飲水有助於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增強防禦能力。
13. 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使用濕拖把減少灰塵揚起,床單、窗簾等織品也應經常清洗。
14. 避免在空污嚴重時進行劇烈戶外活動,運動強度越高,吸入的污染物也越多。
15. 關注政府發布的空污警報,必要時配合實施的防制措施,如學校戶外課程調整等。
空氣污染防護需要從日常生活細節做起,建立正確觀念才能有效降低健康風險。每個人都可以為改善空氣品質盡一份心力,選擇環保生活方式,共同創造更健康的居住環境。
【其他文章推薦】
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
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